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新”光熠熠展风采——热烈祝贺我校新任教师在第八届“启航杯”中收获佳绩
2024-11-29
近日,北京市基础教育新任教师第八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总结交流大会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中,来自北大附中初、高中共7名新任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科专业素养取得了佳绩:3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于潇晴初中数学一等奖指导教师:王加合王悦高中语文一等奖指导教师:杨兵韩金阳高中政治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志豪杜非凡高中英语二等奖指导教师:宋姝莹罗易卓高中物理三等奖指导教师:张利国吴同初中历史三等奖指导教师:张丽楚尔轩高中地理三等奖指导教师:冯浩本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我校参赛新任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悉心帮助与支持,以及海淀区专家的引领指导下,精心打磨教学设计,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改进优化,实现了快速蜕变与成长,最终赛出了水平和风格,彰显了北大附中教育教学特色。2024年11月27日下午,第八届北京市“启航杯”经验分享会暨首届北大附中教育集团“新声杯”教学竞赛启动会成功举办。校领导,各学科长、学院长,第八届“启航杯”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以及今年新入职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北大附中各集团校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同步观看学习。参会人员合影党委书记王亚章表示,北大附中之所以能在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永葆前进的活力,是仰赖一代代附中优秀教师们的凝心聚力和接续奋斗。他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北大附中教师,一方面要始终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勤于学、躬于行、善于思;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队伍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以老带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良好团队氛围,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将附中精神发扬光大。王亚章书记发言校领导、学科长为获奖选手及指导教师颁奖本届“启航杯”获奖选手代表于潇晴、王悦、韩金阳三位老师依次分享了他们备赛参赛的经验和体会,以及作为一名初入教坛的新教师在北大附中“大家庭”成长进步的心路历程。于潇晴《向外学向内求向前走》王悦《转变与适应挑战与困惑》韩金阳《以赛促教: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北京市特级教师、校长助理、政治学科长戴颖分享了政治学科组连续三年收获“启航杯”一等奖的经验与感悟。她表示,年轻教师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长期的自我修炼提升,更离不开全组教师的相互促进和薪火相传。她希望新任教师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在交流中解惑,在探索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戴颖老师点评副校长、化学学科长秦蕾在总结发言中对老师们的成绩予以充分鼓励和肯定,并寄语新教师,希望大家能珍惜“启航杯”这一宝贵机会,在选题磨课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个人专业优势,敢于选取有挑战性的角度,学会取舍,以终为始,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紧密结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秦蕾副校长点评活动最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春宣布北大附中教育集团首届“新声杯”教学竞赛正式启动,期待更多新任教师踊跃参与,以赛代训,不断打磨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北大附中教师。参与活动新入职教师代表合影惟志惟勤,笃学笃行;芳华初绽,磨砺成长。青年教师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肩负着学校改革发展的重任。北大附中积极响应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要求,着力打造一支师德为先、能力为重、锐意进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以学科长制为核心、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资源、集团校协同联动的教师发展支撑体系,为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创设高水平的赛训平台,更好地助力附中学子的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举行
2024-11-28
2024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北大附中举行。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党委副书记闫立佳,系主任助理张梧,团委书记吴文婧等出席仪式。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北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杨薏璇,副校长景志国,副校长秦蕾,校长助理、初中部主任栾斌,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王冰,以及政治学科组教师方舟、钟孔鹭、余骁扬等参加仪式。仪式由校长助理、政治学科长戴颖主持。戴颖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与会嘉宾,对程乐松教授一行莅临附中交流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仪式现场景志国介绍了基地建设的前序工作及主要工作内容,感谢了双方为共育人才所付出的努力,并对未来持续深入开展合作表示期待。景志国发言程乐松表示,北大哲学系将着力推动“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建设,积极调动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哲学系师生为附中学生打造一系列选修课程与专题讲座等。他期待附中能够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和文化事业、个体认知、心理健康等多维度内容,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构建大中衔接的中学生哲学素养培育机制体制,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程乐松发言马玉国指出,北大附中与北京大学在教学与育人理念等方面根脉相通、一脉相承,附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打通学科学段壁垒、整合多学科资源,目前已与北大多个院系开展了人才共育合作。他表示,哲学素养培育对于提升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认知感悟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相信以本次合作为契机,附中将获得北大哲学系对于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更多支持,老师和同学们也将从中大为获益。马玉国发言程乐松、马玉国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揭牌。签约仪式授牌仪式合影2024年4月22日,由景志国和戴颖带队,政治学科组教师一行前往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哲学系领导就共建“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等事宜深入交流探讨,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后,附中与北大哲学系陆续开展了多次合作交流。参会人员合影2024年6月7日,北大哲学系—北大附中“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线上预热讲座成功举办,由北大附中2000届校友、北大哲学系副系主任王彦晶教授主讲,北大附中政治学科高一首席张玉洁老师主持。王彦晶教授以“逻辑学:通向哲学、数学、计算机之路”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附中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逻辑学”。他阐释了逻辑学中的概念,包括形式化的语言、真值条件语义及证明系统,以及逻辑学与哲学、数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关系。讲座最后,他还向同学们分享了学习逻辑学的好处,并留下了几道有趣的逻辑谜题,引发了同学们对逻辑学的浓厚兴趣。王彦晶教授作讲座2024年11月15日,北大哲学系—北大附中“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致蕙礼堂举办。由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程乐松主讲,北大哲学系硕士毕业生、北大附中政治学科高二首席钟孔鹭老师主持。程乐松教授的讲座以“论芦苇的自我修养:哲学何以仍然重要?”为题,围绕“哲学是否为时代的弃儿?”“思想何以完成人的自我救赎?”“人之为人的本性为何?”三个问题展开,带领同学们从全新的视角步入哲学的殿堂。他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人不过是会思考的芦苇”以解读人之为人的尊严——人是具体且丰富的,人的尊严在于思考中不断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不断完善的心灵。最后,他以“学以成人,成己不已,仅此而已”作结语,向同学们传递了哲学与人文精神所拥有的反思、批判和情感的力量。程乐松教授作讲座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对程教授精彩讲授的喜爱与感谢。结束之际,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就何以成人和哲学研究的门槛等问题与程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程教授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语言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学生提问学生代表赠送礼物“中学生哲学素养培养基地”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北大附中与北大哲学系在学科共建、人才共育和资源融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迈上了新台阶。未来期待借助这一高水平平台,为附中师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专业的哲学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深刻人文关怀、广阔知识视野和丰富创新潜力的新时代优秀人才。文字:余骁扬王博思同学李梓萌同学审核:戴颖张玉洁
融美于心 赋美于行——“三新教育发展、高品质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在北大附中举行
2024-11-26
2024年11月19日,由北京教育学院、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室联合主办的“逐美课堂创美品质——三新教育发展、高品质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北大附中现场会圆满举办。活动聚焦“三新”背景下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探究教师专业素养和课程育人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艺术课堂质量、丰富育人内涵,增进艺术教师交流合作,更好地发挥美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美育专家李金祥,美育中心科研员万璐璐,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陈文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艺术教育办公室主任、海淀区名师工作站音乐学科导师组组长鞠红等受邀参会。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校长马玉国,北大附中校长助理、树人学院院长、艺术中心主任王冰,以及北大附中本部和集团校艺术教师、北京市多所中学艺术教师及专家等参加活动。一、美育教学成果展活动伊始,参会嘉宾及教师参观了北大附中视觉艺术俱乐部学生作品展览。展览涵盖绘画、影像、平面设计、服装设计、颗粒艺术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同学们的艺术创意与审美能力,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艺术教育在滋养学生心灵、激发创新潜能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二、课堂展示与工作坊课堂展示与工作坊环节带领参会者走入北大附中多维多元的艺术课堂,充分展现了学校“融汇贯通,润育无形”的美育理念。《不忘初心》《江南丝竹》《腔调清韵》《走近苏州弹词》四节课程将音乐鉴赏与文化探索相结合,体现了美育与文化传承的交融;工作坊则围绕戏曲、艺术设计、影视、流行演唱等课程展开,为教师教学交流搭建了深度互动的平台。高中歌唱与鉴赏:《不忘初心》鲁月明高中歌唱与鉴赏:《江南丝竹》郭苒高中歌唱与鉴赏:《腔调情韵》彭晓麟初中音乐欣赏:《走近苏州弹词》朱向近戏曲教学:《戏曲课程交流研讨》魏菀设计教学:《艺术设计教学共研》刘影子影视教学:《影视社团课程研讨》郝心悦声乐教学:《流行演唱课程研讨》刘洋三、美育主题分享研讨马玉国校长在致辞中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美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阐释,强调了美育在学生全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北大附中始终秉承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提升艺术教师专业水平与文化素养,积极推进“大美育课程建设”,构建集文化价值、育人功能与学生实践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领军人才。他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教师表示感谢,希望以本次活动交流为契机,推动集团校范围内美育工作持续发展,为学生创造更美好的教育体验。马玉国致辞王冰老师、艺术中心刘影子老师和康欣羽老师分别以《融汇贯通润育无形——北大附中探索“大美育”实施路径的实践性研究》、《兴趣奠基多元生长——多元化育人模式下的北大附中艺术社团建设》、《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实践》为题作分享,深入介绍阐释了北大附中美育教育发展理念、育人目标、体系建设和特色实践等。王冰分享刘影子分享康欣羽分享美育专家李金祥和陈文雯教研员依次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们对北大附中艺术课堂的系列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表示,北大附中切实落实了“美育浸润行动”文件指示精神,将美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实践活动之中,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优质资源交流共享,为美育教育的繁荣发展不断贡献力量。李金祥点评陈文雯点评“美育”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力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本次活动彰显了北大附中在高质量美育课堂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为与会教师和专家提供了交流分享、互学互鉴的高水平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创新,以“大美育课程建设”为核心、“融、汇、贯、通”为导向,实现校园美育的全面渗透与提升,更好地发挥美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重要价值,为新时代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能。
悦跑青春 奔赴未来——北大附中师生校园健康跑活动进行时
2024-11-21
11月20日中午,初冬的阳光洒在美丽的附中校园,青春的活力洋溢在同学和老师们身上。北大附中黄庄校区近700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青春悦动健跑附中”校园跑活动。活动旨在以跑步运动为基础,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师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同学和老师们在下沉篮球场整齐列队,伴随着体育老师的示范,大家兴致高昂地做起热身运动,为即将开始的奔跑做好充分准备。随着党委书记王亚章鸣枪发令,同学和老师们在马玉国校长、王亚章书记、杨薏璇副书记和秦蕾副校长的带领下,开启了环校园3公里健康跑。奔跑间,同学和老师们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来自树人学院各个体育俱乐部的同学们高举俱乐部旗帜、高喊振奋人心的口号,彰显了俱乐部各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凝聚力。操场上,同学们轻快的步伐、洋溢着欢乐的笑脸和舞动飞扬的旗帜交相辉映,将青春的美好与昂扬的朝气在此刻定格。到达终点后,完成环校园跑的同学和老师们击掌欢呼,共同分享运动后的成就感与喜悦。同学们纷纷表示,与校领导和老师们共同参加跑步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克服对跑步的畏惧;老师们也表示,跑步运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一种增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良好途径,让师生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协作,增强彼此间的互信互爱,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北大附中贯彻落实《海淀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试行)》精神及“健康第一、阳光成长、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浸润行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本次校园跑活动也为即将举行的北大附中集团校“志承星火乐跑燕园”健康跑活动进行了预热。“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百余年前,《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以热情洋溢的比喻赞美我国青少年。如今,在美丽的附中校园,希望同学们在美好的青春年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锤炼强健有力的身体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塑造健全优秀的人格品质,以青春之志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让体育强国梦汇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
携手外研社,同心绘新篇——北大附中英语学科组赴外研社调研交流
2024-11-20
在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教育日益重要的今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大附中”)一直致力于探索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路径。2024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马玉国带领英语学科组骨干教师前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调研交流,旨在探索双方在教材出版、数字资源、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共同推动英语学科建设及教育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参会人员合影马玉国校长介绍了北大附中的建校历史,分享了素质教育改革、英语学科建设以及教师发展体系的最新情况。他倡议依托北大附中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外研社在研究和出版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进而发掘和培育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深厚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此外,他高度评价了外研社在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并期待未来双方能共同搭建平台,通力合作,互通互鉴,共创共赢。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对北大附中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外研社与北大附中未来深度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学术资源共享,定制化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提升教师发展能力,打造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三是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他期待,未来能与北大附中强强联合,深度合作,携手共进,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详细介绍了外研社的整体情况及在数字化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她表示,在数字化、人工智能成为新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希望双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为北大附中的师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体验。会谈中,北大附中英语学科长李琳琳分享了高中英语学科组概况、团队建设及创新实践。她指出,除基于学情设计的常规课程外,学科组在高一高二增设了文献研读、英文戏剧、英语古琴融合课等特色选修课程;同时,策划了一系列跨学科、寓趣于思的课外活动,融入国际交流元素,以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学科组期待未来与外研社在课程搭建、教师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共进。北大附中高三英语学科首席徐雪梅介绍了高三英语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在线资源平台,这些资源和体系经过不断的更新迭代,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优势。她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外研社在教材研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以及AI赋能教学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北大附中初一英语备课组长柏凌波、初三英语备课组长李夏就初中部英语课程搭建介绍了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情况。她们表示,北大附中在初中教育阶段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开展了多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希望未来能与外研社在课外阅读资源建设、课外活动开展及AI赋能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外研社研发中心总监屈凌云,外研社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总监助理逯丽娟,外研社基础教育出版分社学术产品部主任史新蕾,外研社教育培训中心学生发展中心项目运营部总监王辉围绕数字资源建设、英语教学测评、教学服务提升、学术图书出版、学术论文发表、学生素养发展等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次调研交流活动由外研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主持此次调研交流不仅加深了北大附中与外研社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更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一致认为,未来在教材开发、数字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北大附中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外研社等优质教育资源紧密携手,共同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1 2 3 4 5 47